参加工作32年来贝贝查,他扎根黄河入海口盐碱荒滩,刻苦钻研、矢志攻关,用实际行动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奋力担当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他先后完成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35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7项,省部级成果奖55项,发表技术论文48篇,编创技术专著16部,其中7部正式出版发行,研究总结 “望闻问切”油井故障诊断法等76项绝招、绝活、金点子,增油30多万吨,累计创效1.4亿元。他,就是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现河庄采油管理区采油工孟向明。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石油工人,孟向明始终满怀 “石油工人心向党”的赤诚初心,以国为重、以油为业,发挥劳模工匠作用和技术优势,潜心钻研解决基层生产难题,为 “端牢能源饭碗”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所在的油区属于典型的稠油油藏,油藏埋藏深、压力高、粘度大,被称为 “不能流动的石油”,现场问题出现频率高、处理难度大。稠油 “解稠”既是油田上产必由之路,也是当时石油开发的世界级难题。对此,孟向明攻关设计出分体式盘根盒、毛辫绳调节器、掺水压力报警器、掺水射流控制器、新型可调式油嘴、快速接链条、过平衡防砂卡、欠平衡防缓下等成果及操作法,解决抽油机、混输泵、计量站等采油生产难题265项,增油8万多吨贝贝查,多次被业内评为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活动 “难题征集首提人”“最佳创新创意方案”和 “最佳创意达人”。
孟向明还充分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参加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井组的投产工作,在方案编制、现场协调、投产运行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页岩油脱水困难的世界级难题。同时,他负责了11座站库、35条油水干线的更换方案编制和投产工作,投产一次成功率达到了100%,累计减少停井时间3210小时,减少原油损失427吨,多次荣立二等功。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孟向明始终以科技兴油为己任,坚持生产需要什么、就攻关什么,让小革新解决大问题,让小创意创造大效益,累计增油23万吨。他提出的 《高架罐加装电加热器保证原油正常拉运的建议》 《根据稠油特性更换抽喷井光杆密封器盘根》《研制毛辫绳保养工具提高操作安全性》等33项合理化建议在行业内获奖。提炼的 “望闻问切”油井故障诊断法、总结的 “抽油机紧固性判断法” “反冲法处理稠油井堵管线”等10多项操作法,都成为解决稠油生产难题的利器。研发的 “高架储油罐自动卸油装置” “油井双向保护阀”等26项成果,获中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成果奖。
孟向明应邀到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胜利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授课1200多个课时,被聘为多家院校客座教授、高技能人才首席培训专家。他参加 “技能大师下基层” “劳模工匠一线行”等活动41次,帮助一线职工解答、解决问题300多项。开通 “向明在线”微信公众号,发布创新知识、成果案例、授课视频等信息345篇,将更多的知识传递到全国各个角落。他连续9年被聘为中石化高级技师综合评审委员会委员,多次被聘为国家级竞赛的教练组长。创立 “三级四步”导师带徒法,108名徒弟中67人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24人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4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7人成长为齐鲁首席技师。“向明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带领成员深入开展 “一线生产难题揭榜挂帅” “创新集成优化”等活动,先后创造出76项窍门、金点子,攻克难题463项。
近年来,孟向明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师,成为中国石化首批被国家认定的首席技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中央企业大国工匠、石化名匠等15项省部级荣誉。
(山东工人报 庞玉强)贝贝查
富通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